“內卷”一詞
近些年被各行各業所詬病
它的本質是
把大家拉進了
一場沒意義的競賽
拼命卷
但誰也沒贏
最近,202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,要綜合整治“內卷式”競爭。“內卷式”競爭,不再是某個領域探討的問題,而是被擺上了國家政策的議事桌。實際上,這并非中央首次提出“內卷式”競爭,早在今年7月30日,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,就提出“強化行業自律,防止‘內卷式’惡性競爭”,引發社會高度關注。
“內卷式” 競爭帶來的危害
對企業自身的危害
企業利潤不斷下滑,資金周轉困難,沒有足夠的資金用于技術研發、設備更新以及人才培養等重要環節,導致企業難以提升核心競爭力,長期在低水平上徘徊,甚至一些小型農資企業可能會因為不堪重負而面臨倒閉風險。
對行業發展的危害
整個農資行業會陷入惡性發展的態勢,創新動力不足,難以有突破性的新產品、新技術涌現。行業標準可能也會在這種無序競爭中被破壞,導致市場上產品質量參差不齊,損害農戶的利益,最終也會讓行業的信譽受損,不利于在國際市場上與其他國家的農資產業競爭。
對農戶的危害
農戶看似短期內能從低價中受益,但由于產品質量和服務得不到保障,比如買到質量不佳的化肥、農藥影響農作物產量和品質,或者缺乏有效的技術指導,從長期來看,農戶的種植效益無法得到真正提升,也影響了農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。
如何對 “內卷式” 競爭說 “不”
企業層面
加強創新投入:農資企業要加大對研發的資金投入,研發出更高效、環保、有針對性的農資產品,像開發新型的生物農藥、功能性肥料等,以產品的差異化優勢贏得市場,擺脫單純的價格競爭。
提升服務質量:為農戶提供全方位的服務,包括種植技術指導、病蟲害防治方案制定、售后跟蹤等,增加產品的附加值,讓農戶不僅僅關注產品價格,更注重產品和服務帶來的綜合效益。
打造品牌形象:注重品牌建設,通過過硬的產品質量、良好的口碑傳播、積極的社會責任履行等方式,樹立起在農資行業有影響力、值得信賴的品牌,提升品牌競爭力,區別于那些只靠低價競爭的產品。
行業協會層面
制定規范標準:農資行業協會要完善和細化行業的各類產品標準、營銷規范等,加強對企業的監督管理,對于惡意降價、虛假宣傳等不正當競爭行為進行約束和處罰,引導行業健康有序發展。
組織交流合作:搭建企業之間交流合作的平臺,促進企業間在技術研發、市場拓展等方面的合作,實現資源共享、優勢互補,共同提升行業的整體水平,避免內部的惡性競爭。
開展行業調研:定期對農資市場進行調研,了解行業動態、企業訴求以及農戶需求,為企業提供有價值的市場信息和發展建議,幫助企業找準發展方向,減少盲目競爭行為。
政府監管層面
總之,農資行業只有各相關主體共同努力,積極采取措施,才能真正對 “內卷式” 競爭說 “不”,實現行業的健康、可持續發展,保障農業生產的良好秩序和農戶的切身利益。